凯发k8国际

党员风采|初心守水电 赤诚铸担当—凯发k8国际投资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甘建军同志先进事迹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

在桂北漓江上游,潺潺流水见证着小溶江水电站的变迁。1990 年,年轻的甘建军带着热忱投身这里。水电站的轰鸣声日夜不息,宛如时代的鼓点奏响着奋进的乐章。三十余载,他就像一颗坚韧的螺丝钉,牢牢地钉在这片山水之间,将青春与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光明事业。

“党员干部,就是要冲在前、挑重担。”

这句写在甘建军泛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誓言,是他三十五载春秋坚守的真实写照。在每一次设备抢修的战场上,他总是那个冲在最前线的“尖兵”。

“甘站!甘站!水位……水位涨得太快了!”值班员小蒋的声音在风雨中颤抖。2024年6月16日,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如猛兽般突袭而来,山体滑坡、道路阻断、洪水倒灌,整个电站危在旦夕。危急时刻,甘建军顶着如注的暴雨,毫不犹豫地冲进了厂房。“立刻停机!所有人从安全通道快速撤离!”他的声音在嘈杂的风雨声中清晰地传进每一位员工的耳中。在快速安置好人员并向上级报告险情后,他带领着党员突击队再次转身,冲进了汹涌的暴雨中。甘建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国家的设备不能毁于一旦!在车间齐腰深的洪水中,他带领着党员突击队堵住电缆沟,止住了洪水的蔓延。还来不及喘口气,新的指令又接踵而至。他迅速组织员工,将自动化监控系统紧急转移到值班楼,实现远方操控。这一果断的决策,为电站保住了运行的“大脑”。整整七个昼夜的鏖战,挽回近300万元经济损失。2024年5月,发电机出口电缆突发烧毁,他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,果断地做出决策,带领团队昼夜奋战,短短4天内就完成了两台机组12根出口电缆更换的繁重任务。2024年6月,当35kV溶小线#41塔基础发生塌方,威胁到供电安全时,甘建军以最快的速度排除了险情,保障了水电站的安全供电。

“咱们的电发得稳,大伙儿的心才安得下。”

这是甘建军常说的一句话。在小溶江水电站的厂房里,总能看到甘建军忙碌的身影。安全帽檐下渗出的汗珠在鬓角凝成晶亮的盐霜,洗得发白的工装口袋里,永远揣着一本边角磨圆的硬壳笔记本。那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机组振动频率、轴承温度阈值等设备参数,甚至还夹着新员工小王关于励磁系统调试的困惑便签。在年轻员工们眼里,甘建军既是能将机组设备参数刻进骨子里的“活电脑”,更是把学习刻进生物钟的精神标杆。2024年,小溶江水电站发电量同比增长1.3倍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,是甘建军带领团队精准发力,把每一颗螺丝钉都拧在关键处的智慧结晶。

“脑子不用要生锈,技术不跟要落后。”

翻开团支部“学习强国”年度积分榜,甘建军的名字像焊在榜首的钢印,103150分的数字背后,是他2480多天雷打不动的学习时刻表。有一年隆冬的凌晨,老同事在办公室的灯光下,看到甘建军裹着军大衣蜷在椅子上,手机屏幕映着《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前沿》的学习内容,他的指尖在冻得发僵的情况下仍不停划动标注。他还把几位快退休的老伙计拽进学习群,在他的带动下,整个团支部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。

▲图为甘建军正在洪水中抢修。

如今,走进小溶江水电站厂房,机组低沉的轰鸣声中,那个头戴安全帽、步履坚定的身影,依然在不知疲倦地穿梭、守护。这身影,与三十五年前他检修第一台水轮机时的专注青年,何其相似!从青春年华到如今,甘建军用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。他把汗水化作电流,将忠诚融入光明,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,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,让千家万户的灯火更加璀璨温暖。